尋找腦中幻影
   
 

Phantoms in the Brain by V.S. Ramachandran, M.D.,Ph.D., and Sandra Blakeslee
尋找腦中幻影 作者:拉瑪錢德朗&布萊克斯利 譯者:朱迺欣

 

Phantoms in the Brain這本書的作者拉瑪錢德朗醫師(以下簡稱拉瑪醫師)生長於印度,在醫學院畢業後,到英國接受臨床神經內科醫師的訓練,而後在劍橋大學獲得Ph.D.學位,最後在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從事認知醫學的研究,目前是聖地牙哥加州大學大腦與認知中心教授與主任,同時也是沙克生物研究中心研究團隊的一員。他是「Newsweek」選出廿一世紀中最重要的百人之一,曾經獲得多種獎項。


由於國內對拉瑪醫師還不太熟悉,所以我先介紹一下這位又是優秀的臨床醫師,又是在認知功能的研究非常有成就的神經學奇才。拉瑪醫師在他臨床醫師的訓練中,不管是來自印度或英國,他所呈現的是受到歐洲派影響的臨床神經學訓練,用心的探問病史,做好神經學的理學檢查,慎用邏輯思考分析,而與目前台灣仰賴科技實驗室的檢查大相逕庭。他在書中也對這方面說出他的心聲,「在高科技時代,這種偵探式的診斷方法已經是正在垂死的藝術,卻早已根深蒂固在我的腦中。醫生只要細心觀察、傾聽、觸摸,甚至嗅聞,應該可以做相當合理的診斷,儀器檢查只用來確定臨床診斷。 最後當醫生在治療病人時,他的責任是一定要問自己:『病人的感受如何?』,『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感受?』這樣做,我會不斷地在我的病人發現驚奇,例如他們的勇氣和不屈不饒的精神,他們的不幸有時候甚至豐富他們的生活,並給予新的意義。為了這個理由,你將讀到的病例雖然難免有悲傷的成分,同樣地,也表示人類面對困苦的勝利及一種樂觀的強勁暗流。」 在對科學的研究,他也有非常獨到的看法,他說「….我一直不喜歡用昂貴的儀器做實驗,並體會到科學革命的產生不一定需要複雜的儀器,你所需要的是靈感。」,「在臨床神經學裡,古怪病例俯拾皆是,卻被正統派人士忽視,認為無足為奇,不具價值。我很高興發現很多病歷是一堆平淡無奇病歷中的鑽石。」 在書中他也討論過,很多科學的發展開始是要像法拉第的實驗做出人類首次將電氣和磁性的結合,但也要等十年以後,才有馬克斯威爾(James Maxwell)根據他的觀察寫下著名的電磁波程式,而成為現代物理學的基礎。他說「今日的神經科學還在法拉第時期,不是在馬克斯威爾時期,時機尚未成熟到可以嘗試向前大躍進。我願意看到我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相反地,嘗試建立大腦的統一理論,就是失敗了也無傷大局。對我來說,最好的研究策略是隨機修正(tinkering)。當我用這個字眼時,很多人的臉上會呈現驚愕,認為進行如此複雜的研究,怎麼可以只玩弄構想而沒有令人佩服的理論?這就是我要強調的,雖然靈感的出現好像沒有規則,靈感卻一直被直覺引導。」 總之,拉瑪醫生的確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醫師。


本人去年有幸在美國神經科學院年會中聽到他的keynote speech,拉瑪醫師是種天才型人物,瀟灑不羈,思路順暢,口若懸河,他在一小時的演講裡,把一些我們神經學界最棘手的高皮質功能(high cortical function)的一些千奇百怪的病症,以他細微的觀察,配合慎密的思路,而提出別出心栽的假設,而後利用精心設計但不昂貴的實驗,來證明其理論。他一方面有能力可以做專精的研究,一方面又有能與一般大眾溝通,這點尤其令人不得不折服。聽了他的演講後,我就一直想找這本書,想不到才拿到這一本書沒多久,好友長庚醫學院神經內科朱迺欣教授就送給我他翻譯的這本書。前幾天我把中、英文版對照著看完以後,就忍不住在這「每月一書」的專欄裡推薦這部好書。


美國非常出名的神經內科醫師作家沃利佛沙克 (Oliver Sacks,<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作者)就為這本書寫了很精彩的序文。他稱讚拉瑪醫師能夠有睿智看出一些現象所隱藏的基本問題,而能以他充滿創意的方法來處理。許多奇奇怪怪神經學症狀,在他手中變成一種探測我們神經系統的窗口,由此去瞭解我們外在的世界以及內在的自我。他很感慨的說,拉瑪醫師就這樣子形成了他自稱的「實驗認識論學」(Experimental epistemology)。他稱讚拉瑪醫師是「十八世紀的自然哲學家的頭腦,再加上廿世紀末期的知識和技術,所融合出來的大天才」,但很可惜的這篇精彩的序文並沒有在中文版出現。


書中一共分為十二章,分別介紹一些罕見的神經學問題,其中包括幻肢(phantom limb)、失去記憶、視覺困難、對身體部位的認知障礙、對家人的辨認障礙,對神的幻覺、對笑的無法控制等等,每章都是非常精闢的科學論著。書中詳述有些病人斷肢以後,還會有痛覺或其他不舒服的感覺來自斷肢的部位,此即所謂的「幻肢」,而拉瑪醫師利用他銳利的觀察,提出了科學的假說,然後再用最新的技術,如腦磁波(magnetoencephalography, MEG)、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與跨殼磁場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等來證明在大腦皮質感覺區分布的重整(remapping)是幻肢的形成原因。他認為當手掌斷裂以後,在大腦本來負責手掌感覺的皮質漸漸被旁邊負責臉與上臂感覺的神經所「侵入」,以致由臉或上臂的刺激可以引發已斷裂的肢體的據痛。拉瑪醫師接著以紙盒裡的鏡子,配合一些技巧,居然能夠成功地在短時間內驅除了這些困擾病人多年的幻肢痛苦。


他也對一些因為腦部受傷以後,無法儲存新記憶的失憶病人,做出一系列的研究發現。他舉出一些因腦病引起視覺障礙的病人,如因為中顳葉(middle temporal)的病變而導致病人無法感受物體的移動,即所謂的「移動盲症」(motion blindness)。這種病人視覺是正常,能夠認字也能夠讀書,但他無法看一個正在動的物體,所以在日常工作上,如橫過街頭、由茶壺倒水等等都有很多困難。還有些病人是因為視覺中樞受傷而失去色覺的問題。他也描述一些罕見的「邦納症候群」(Charles Bonnet Syndrome),這種病人會在他們失去視覺的視野部分看到幻象。透過這些視覺異常的個案研究,拉瑪醫師對人類視覺的神經路徑也提出了一些精彩的理論。


接下來他討論到一些腦部受傷的病人有時忽略了自己身體的部位 (neglect),有時甚至還否認自己症狀的存在,所謂的「失認症」(anosognosia)。這種病人有一種忽略的傾向,拉瑪醫師透過神經科學的研究,查出真正問題出在腦部的頂葉某些部位以外,他也藉此引伸到佛洛依德的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包括「壓抑」、「反向作用」、「合理化作用」以及「幽默」。他略帶諷刺地說,佛洛依德口中第一個偉大科學革命家是哥白尼,首提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觀,第二個偉大科學革命是達爾文的「演化論」,而佛洛依德「謙虛地」說,第三個偉大的科學革命是他自己對「下意識」(the unconscious)的發現。


他也提到罕見的凱卜葛拉斯幻覺(Capgras’ delusion),這是一種相當罕見卻又多采多姿的病症。病人通常腦筋清楚,但對非常熟悉的人,例如父母、子女、配偶、兄弟等,卻深信他們是冒充者。由此種病人的觀察,拉瑪醫師得以探討人類如何辨認人臉以及如何與過去的記憶掛鉤。


他也描述一些來自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的癲癇發作,病人在發作時會產生一種見到神的感覺,由此來探討人類對神與宗教的感受。他在書中也報告兩位奇怪的病人,會突然發出無意識的笑,而有一位竟然笑死,而拉瑪醫師就藉這些病人來探討笑在人腦的神經導路(laughter circuit)。


他也描述有些極想懷孕的婦女竟然會產生「假性懷孕」,心理因素影響賀爾蒙,而使病人肚子真的大起來,乳房也發生改變,看起來就像真的懷孕,只是肚子裡沒有胎兒,這是把人類心理影響生理的可能性發揮到極致的病例。


在最後的一章,作者利用沒有色覺的病人來探討人類如何感受顏色,而由此探討自我的所有特性,他甚至把自我分類成「具體的自我」(embodied self)、「激情的自我」(passionate self)、「執行的自我」(executive self)、「記憶的自我」(mnemonic self)、「整合的自我」(unified self)、「監視的自我」(vigilant self)、「觀念的自我」(conceptual self)和「社會的自我」(social self)。這最後一章有相當深入的哲學探討,而不像一般腦神經科學家寫的科學論證。在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出當年人類為了追求知識而開始了哲學這門學問,而後來由於知識的爆炸,越來越細的分類,使得科學與哲學的領域漸漸分開,但這本書裡令我感到當科學發展到極致時,又回到了最基本的哲學問題,也許這就是學問學得精就會體會的「反璞歸真」的境界吧。我也就在這兒抄錄一段拉瑪醫師的意喻深遠的話:「科學(包括宇宙學、演化論,尤其是腦科學)告訴我們,我們在宇宙中沒有特權的地位,而我們有獨立的靈魂『注視世界』的想法亦是一種妄想。這些想法符合東方神秘的傳統,如印度教或禪宗。一旦你了解自己不再是旁觀者,卻是宇宙事件永恆浪潮的一部份時,你會得到解放。這種想法也會讓你培養一種謙虛之心,這是所有真正宗教經驗的真諦。」。


本書原著的英文用字簡單文筆流暢,相信有時間讀這本原文著作的人,一定會同意我讀拉瑪醫師的這本書的確是一種享受。朱迺欣教授是國內少數從事與「幻肢」有關的神經生理學研究的大師,而他又是寫得一手好文章的散文高手,「生命科學館」的編者能找到他來翻譯這本拉瑪醫師的大作真可說是伯樂識馬,而朱教授也真的是不負所望,把這本好書又信、又雅、又達地介紹給了台灣的讀者。


最後我想引用朱迺欣教授在譯者序中的一段話來鄭重推薦這部好書:「如果我不誇大其辭,除了學腦科和腦醫學的人應該閱讀此書外,每位對自己、對腦、對腦病或對這個世界感到好奇的人,也應該人手一冊。此書不但能幫助你了解腦功能的神秘,還能幫助你了解你的自我和自我存在的意義,也許你能因此解脫你的困擾、執著和妄想,而進入認知的涅槃境界。」
(刊載餘當代醫學91年11月期)

 

轉載 賴其萬

當代醫學每日一書

 

 

 

 

Home | SP | OSCE | SPTC | Infor | Plan | Book | Guest | Link | E-mail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Copyright (c)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