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病人在正式上場之前,必須先接受訓練教師的訓練及評估,在經過小心的訓練之後,應該要以標準化的方式呈現案例的疾病。訓練所需要的時間依標準病人是否需要評估學生表現而有所不同,若不需要評估學生,則訓練時間需要2-4小時,其目的是要標準病人的演出精確且前後一致;若需要評估學生,則訓練時間需要6-10小時,其目的除了要標準病人的演出精確且前後一致之外,還要能夠精確的完成評估表。
訓練過程先介紹案例,若有訓練錄影帶,則先觀賞錄影帶以了解案例,然後訓練教師會與標準病人討論劇本的內容,要求他在下次會面之前理解並記住案例的內容。第二次會面時,教師會先回答標準病人對於案例的疑問,與標準病人針對案例進行問答,然後依照劇本演練數次。第三次會面時,會邀請臨床醫師與標準病人練習面談,請醫師給予回饋意見,並校正標準病人的表演。
標準病人在訓練及演出時應注意:不要自動提供答案、不要用話來引導學生、不要脫離角色、不要誇張肢體動作。
i.
劇本:
標準病人在接受訓練時,會拿到個案劇本,當中有關於該角色之詳細資料,包括現在疾病的病史、過去疾病病史、家族病史、社會經歷、個性及情緒狀況、外觀、動作及肢體語言等,讓標準病人能逼真的演出這個角色。標準病人應非常熟悉這些資訊。
ii.
身體檢查:
在標準病人個案中常見的檢查包括:用聽診器聽心跳及呼吸;頭頸部、腹部觸診;以檢眼鏡或耳鏡等儀器觀察眼、耳、鼻、喉等部位;測量脈搏及血壓;檢查肌肉力量、反射、活動範圍及步伐等。檢查項目不包括:乳房檢查、直腸檢查、生殖器官檢查、或抽血、X光等侵入性檢查。
若個案包含身體檢查,則劇本中會詳細說明檢查的類型、進行過程、病人的反應或回答等。標準病人訓練教師會教導示範檢查的步驟,並告知標準病人應注意學生進行身體檢查時的哪些動作。標準病人必須非常熟悉這些步驟,以正確評估學生的表現。
iii. 回饋:
為了使學生獲得關於他們的問診及/或身體檢查技術之正確且有用的回應,標準病人應接受如何給予回饋之訓練。
iv. 評估:
標準病人也會獲得關於他們的表現的回饋意見,這通常是在訓練過程中或者在觀看錄影以進行檢討時。另外,學生也會評估標準病人表現之真實度。標準病人應該把這些回饋意見視為改進表現的依據。
v. 清單之可信度:
標準病人必須以相同的標準來評估學生的表現。其訓練方式為:一群標準病人在看完一段面談或身體檢查錄影之後,依其觀察填評估表。如果他們是可靠的評分員,他們會以相同的標準來填評估表。如果評估表中某些項目的答案南轅北轍,表示這部分需要加強訓練。
|